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物化生怎么赋分

2023-12-04 23:39:59 | 博考网

博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物化生怎么赋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物化生怎么赋分

物化生怎么赋分

物化生怎么赋分如下:

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扩展知识:

新高考实行后,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讲,最大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赋分规则的变化。

即考生所选考的科目(物化生政史地),最终计入高考的成绩不是卷面成绩,而是经过赋分转化后的成绩,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赋分的计算方法!当然了,高考成绩公布时,肯定不需要我们自己在单独计算,但是提前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选考科目的赋分制计算方法需要依托三个数据:本省公布的赋分等级表、选考科目的卷面成绩、选考科目所有考生的成绩排名表。

我国现有两种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和“3+3”模式,本文将以“3+1+2”模式为例,分析“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这个问题。

在“3+1+2”新高考省份,两个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会直接以卷面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要赋分的科目仅有四个再选科目,分别是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

在赋分的时候,选科的人数越多,赋分会越合理,所以选生物是更有利于赋分的。不过,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不喜欢生物,生物的成绩也比政治差很多,物化政才是更好的选择。选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做选择。

物化生怎么赋分

新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已经不分文理科了,未实行新高考的省份继续实行文理分科。

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是指文科分:文科数学150、英语150、语文150、文综(历史100,地理100,政治100)共300分;

理科分:理科数学150、英语150、语文150、理综(化学108,物理120,生物72)共300分。总分都是750。 博考网

文科综合简称“文综”。指的是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科。即“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3”是指语数英,“X”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分数比重与语数英三大科相当,由考生自己选择。若选择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其中一科则综合是“文科综合”。与其相对应的是“理科综合”。目前,新课标改革区普遍采用“3+综合”的模式。

理科综合试题,简称“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新高考的变化

新高考语数外必考科目不变,物化生政史地取消固定搭配,以“3+3”或“3+1+2”模式出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前者有20种组合方式,后者有12种。

“3+3”模式即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之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科考试。(浙江还包括技术,7选3);

“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或历史任选其一,另外2门选考科目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两门。

此外,在高考时间上,由于选考科目的加入新高考时间延长,如实施“3+1+2”模式的新8省,高考时间均增加至3天及以上。

文理分科,一直是我国高中教育的惯例。虽说这一做法对快速选拔人才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做法的弊端日益突显。

具体来说,文理分科使学生缺乏足够的综合素质。因为缺乏充足的理化教育,文科生在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方面也都有所欠缺。另外,理化教育的不足,也使得文科生无法正确地运用数理知识。翻翻报刊,我们时常看到“收入缩水五倍”、“他的收入比我高得多,是我的一倍”之类的说法。可实际上,“缩水”只会越来越少,何来“五倍”之说?而在数学上,“一倍”就是原数,根本不能用来表达“多得多”的意思。这些失误充分说明,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在数理方面特别“弱智”,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样地,因为缺乏足够的文科教育,理科生也就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许多时候,理科生的眼里“只有工具没有人”。另外,文科教育的不足,使得许多理科生缺乏起码的文字表达能力,连一份像样的论文、报告也写不出来。还有,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得一些性格偏执的理科生得不到必要的心灵滋养,一旦遇到纠纷,他们就很容易采用极端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最终害人害己。

更重要的是,文理分科使得中学生缺乏全面的学识底蕴,这一不足,将严重制约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此方面,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詹文玲说得明白,“人的知识结构实际上像金字塔,你的基础越扎实、越宽广,塔尖才越高。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了解各门学科知识的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有可能成为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

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文理分科,却与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如今,国家有关“高中不分文理科”的这一改革,将让学生得到文理两方面的充足营养,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取消文理综合科目考试。新高考“3+1+2”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

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新高考的劣势:

1、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数学取消文理科后,势必造成数学考试难度下降,再加上物理、化学成为选考科目。因此男生高考比较吃亏。从2015、2016年高考就能看出端倪。考进北大、清华、交大、复旦的女生大幅度增加,而男生大幅度减少。提案人并不是性别歧视,总体说来,男生理科天赋一般强于女生。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提案人认为中国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担忧。

2、学生课业负担更重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作乙作业等,学生学习效果差。

紧接着,恶性循环来了:每一科目的老师怕其他学科老师挤占自己学科时间,布置作业加码,学生就陷入了题海中了。教委虽然三令五申,不准进行周考、月考,但各学校均以各种名目进行模拟考、周考、月考、综合考、联考。考得天昏地暗,考得日月无光,考的学生快要吐血。学生思考时间少了,悟性降低了,能力当然就降低了。这几年来,抱怨学生素质下滑厉害的高校老师明显多了。

物化生怎么赋分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 能选什么专业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 能选什么专业的相关内容。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很多,包括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等专业。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什么专业

最适合物生地组合的专业: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不太适合物生地组合的专业:医学类、文科类,代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药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法语教育学

从《2024北京院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可以发现,物生地组合可报专业(类)数量有1004个,占比55.07%。

可以报考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必须选考)、地理(必须选考)、生物(必须选考)、物理+生物(均须选考)的专业。

物生地选科对应专业

物理:对应专业有海洋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理论与应用力学、机械类等。

生物:对应专业有生物工程类、植物生产类、科学类、环境生态类、环境科学类、医学类、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等。

地理:对应专业有旅游类、地质勘探类、气象类专业、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地图测绘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水利水电类等。

物生地选科组合怎么样

“物生地”组合保证了专业覆盖率。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下选科关系到高考志愿报考专业,选择“历史”科目只能报考50%左右的专业,选择“物理”科目可以报考80%左右的专业。

而选择“物生地”组合基本上可以报考85%以上专业了,即便一些医学类专业也可以报考,所以从高考志愿报考专业角度看,“物生地”组合也非常好。

“物生地”组合学习难度低。

相比“历地政”组合的死记硬背,相比“物化生”组合的大量计算,“物化生”组合一门理科+两门文科更容易学习。

而且生物科目是公认高中时期最易拿高分的科目,所以“物生地”组合自然成了众多高中生的选择,也成了最佳选科组合。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化生怎么赋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物化生怎么赋分”相关推荐
赋分后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赋分是多少?
赋分后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赋分是多少?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 2024年新高考赋分表如下: 根据新高考赋分制度,考生在各科目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将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其中,A等级是最高等级,考生获得A等级的成绩将获得5分的赋分;B等级是次高等级,考生获得B等级的成绩将获得4分的赋分;C等级是中等级,考生获得C等级的成绩将获得3分的赋分;D等级是低等级,考生获得D等级的成绩将获得2分的赋分。 2023年是新高考赋

2023-12-20 08:59:17
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
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

物化政赋分高还是物化地 物化地。 物化地在等级赋分制度下,选择人数较少的科目会让学生在赋分时更有优势。物化地组合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选择人数较少,因此在赋分时会有更高的等级。而物化地组合中的地理学科难度相对适中,不容易出现超高分的现象。因此,物化地赋分高。 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 相对来说,生物是更容易赋分的科目。 生物虽然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但在考试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主观题的,

2024-07-26 19:19:48
物化生物化地最后化学要一起赋分吗
物化生物化地最后化学要一起赋分吗

物化生物化地最后化学要一起赋分吗 高考物化生和物化地,分数在一起统计划分。 新高考模式下,语文数学英语为必选科目,高考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二选其一,从而把学生分成物理类和历史类两大类,类似于原来的理科文科。这里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其余四科四选二,按公式把原始分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所以物化生,物化地,在一起划分。 广东二五届高考物化绑定吗 答

2024-02-27 07:57:15
选物化生赋分吃亏吗
选物化生赋分吃亏吗

湖北省物化生赋分会不会太低 湖北省物化生赋分不会太低。物化生赋分并不会吃亏,选择哪个组合都不吃亏,只要学生们在考试中尽量减少粗心的错误和疏漏,赋分制无疑是一个有利的模式。对于顶尖学生,赋分制反而拉小了之间的差距,而对于中等学生,由于中等学生在分数上提高较困难,赋分制加强学生间的竞争,对于差等学生,赋分制也是有利,需要对简单的知识点进行巩固,用相同的时间提高更多的分数。 选物化生赋分吃亏吗

2024-07-29 22:27:48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吗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吗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吗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 从等级赋分的等级制度下看的话,物化地的优势会更加一下,因为这几个科目可以说是集所有难度为一身的科目,物理和化学本身就比较难学,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最需要逻辑思维的一个科目。 这样的组合方式,选择的人数会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学生会更加的有优势,说不定可以排到前3%,但是类似生物和政治学科,选择的学生会比较多,那么学生排到前3%

2023-11-13 02:50:52
高中赋分怎么赋的
高中赋分怎么赋的

高考赋分制是怎样的? 2023年河北高考赋分规则如下: 1、总分构成 新高考总分为750分,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总分的40%,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总分的60%。 2、划定等级 首先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

2023-12-20 10:33:31
新高考赋分怎么赋分
新高考赋分怎么赋分

江苏高考赋分规则2023 江苏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为R/r=(A-T)/(T-a)。 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江苏新高考赋分等级赋分怎么计算 第一步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由高到低,将a、B、C、D、E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

2024-02-07 22:26:04
山东省高考赋分怎么赋
山东省高考赋分怎么赋

山东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年 山东高考科目顺序表2023年介绍如下: 1、6月7日:语文、历史、政治 2、6月8日:数学(文科)、数学(理科) 3、6月9日:物理、化学 4、6月10日:生物、地理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及农业大省。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而在教育方面,山东省自然有着非

2024-03-10 14: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