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12:27:15 | 博考网
2024年 江苏 新 高考 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
来源:江苏省教育 考试 院
网址:
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适用于 北京 市、 天津 市、 河北 省、 辽宁 省、 上海 市、江苏省、 浙江 省、 福建 省、 山东 省、 湖北 省、 湖南 省、 广东 省、 海南 省、 重庆 市及后续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 新生 开始实行。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高校按照《指引》要求,编制了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现予以公布,供参加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的学生选科时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高考模式。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填报院校专业时,其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高校专业选科要求。
2.招生院校及专业。需特别说明两点:一是高校报送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为高校在所有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科要求,招生当年并非所有编报的专业都会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二是高校编报的招生专业并非都会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高校在招生当年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省物理类和历史类计划。综上,2024年在我省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相关专业是否在我省分别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以招生院校当年在我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3.选考科目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实际,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要求。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指定的2科或者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考生根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选考3科即可。
4.查询途径。考生可访问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物化生和物化地组合有什么优劣势?的相关内容。
物化生和物化地组合的优缺点相关内容如下:
1、物化生组合的优点学科关联性强: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个学科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有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培养科学素养:物化生组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推理、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这些能力不仅在学术上有用,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
3、就业前景广阔:物化生组合的毕业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前景。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科学研究、教育、医药、经济和金融等。 博考网
4、物化生组合的缺点学习压力大: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物化生组合的学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
5、竞争激烈:由于物化生组合的学科关联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因此竞争也较为激烈。在高考中,物化生组合的分数线通常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
6、与大学专业衔接不够紧密:物化生组合与一些大学专业的衔接不够紧密,例如医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基础,但物理并不是医学专业的必修科目。
7、物化地组合的优点学科互补性强:物理和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地理则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这三个学科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8、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与物理和化学学科中的空间想象能力相辅相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物质分布。
9、培养综合素质:物化地组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地理素养等方面。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10、物化地组合的优点学习难度较大:物理、化学和地理都是相对较难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物化地组合的学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学习难度。
学好物化生和物化地的好处有很多,具体内容如下:
1、增强科学素养:物化生和物化地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学科,学生可以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不仅在学术上有用,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
2、增强思维能力:物化生和物化地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例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等。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思维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物质分布,同时也可以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
3、增强竞争力:物化生和物化地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学好这些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在未来的学术、职业和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4、拓展视野:物化生和物化地学科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对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包容和理解。
5、培养创新精神:物化生和物化地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学生可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可以应用到学术研究中,也可以应用到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
以上就是江苏高考总分361分,物理A+,化学A+。上什么合适?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高考化学较难的卷子 高考化学较难的卷子是2022年的全国乙卷。根据调查相关公开材料,化学(chemistry、chemology)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江苏高考化学a+要多少分?a呢? 江苏高考化学a+要100分。 江苏高考选修分ABCD,不是按照分数,而是按比例分,前10%A,
2012年江苏高考理科总分356物理化学AA报什么专业好? 如今高校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专业问世,既有相近的专业,也有完全不同的专业。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一定要将自己所报考专业的主要用途、应用领域、课程设置等情况设法了解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是在选择未来的自己。 需要引以为鉴的是,在选专业上,某些考生不是结合自己的兴趣,不是从自己的潜质特点出发,功利思想严重,受外在的信息误导,对自己的能
2024江苏高考选科要求 2024年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 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 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未提出要求的,即“不提科目要求”,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为任意2科的考生可报考。 第二类
新高考五三a适合哪个省?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2021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这八个省份要在2021年举行首次“3+1+2”新高考模式,届时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将有相当大的改动。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4个省份,2021年继续实行“3+3”和“6选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必考。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
09年浙江高考566(减去1B)报考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专业风险大不大?? 我弟弟今年考了567,二批的分数,情况和你差不多的把,没有报通信专业,因为风险太大了,不是说不可以填报,只是觉得没有希望的还不如留下一个机会给其他喜欢的专业,免得调剂去不好的专业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肯定要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啦,祝你好运 另外,招生网是比较难进,不过我刚刚已经进去了,浙江考生咨询的也很多哪,不过怎么说呢,
江苏小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截止2024年3月13日预估,该考试的成绩公布时间如下: 根据查询江苏小考官网公众号显示,小高考时间安排在3月16日至17日,预计成绩会在4月上旬结束阅卷工作后发布,4月10日后,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查询自己的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成绩。 江苏小高考考多少是A 江苏小高考90~100分为A。 小高考专指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因为与大学录取直接
江苏考生压线一本能上什么学校,选修c和a 江苏考生压线一本大概文科分数为343分。 江苏高考文科343分能上大学: 1、2019年燕山大学在江苏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7分;2019年燕山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339分;2019年江苏文科343分的位次为15029。 2、2019年黑龙江大学在江苏本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1分;2019年黑龙江大学招生批次控制线为339分;201
广东文科一本线2023分数线 广东文科一本线2023分数线如下: 分数线: 1、普通类(历史):总分433分。 2、普通类(物理):总分439分。 3、体育类:文化科总分365分,体育术科203分。 4、美术类:文化科总分325分,美术术科195分。 5、音乐类(含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器乐):文化科总分325分,音乐术科195分。 6、舞蹈类:文
2024-06-22 20:17:02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09 21:36:23
2024-04-11 02:37:18
2024-02-05 0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