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07:27:23 | 博考网
最近有些人问我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才意识到原来高考成绩出来了,马上也要填志愿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到底应该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一届又一届的人,高考结束后我也一直接到一些人的问询,毕竟这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事情。今天想借此聊一下这个问题。
之所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会成为一件很困扰的事情,本质上还是因为分数线在学校和专业之间的资源争夺上: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分数线差别非常大,而同样一个专业,排名靠前的专业学校却不一定更好。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根据我自己填报志愿的经历,以及我工作这几年的经验和思考。如果有人觉得说得有道理,可以分享给你身边今年参加高考的即将填报志愿的同学看一下。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都是为了以后进入社会找到更好的工作。这里面的变量非常多,首先是你的个人能力,这跟你的个人的天资、主观能动性有关;其次,在同样的智商下,你受到的教育、你接受教育的氛围也都很重要,而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就正好集中在这里。
分数高就优先选学校
如果你的分数比较高,一直在一本以上的分数线,考虑的也都是985,211等一些重点大学,那么,先选学校,选择自己的分数能够达到的尽可能好的学校,知名度和认可度尽可能高的学校。 博考网
第一,高中毕业的时候,很少有人真的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选择什么专业并不是当下第一选择。
既然你考了这么高的分数,那么你的能力肯定是不错的,智商至少超越了大部分同龄人。而在工作了几年之后,其实大部分人做的工作跟自己当年选择的专业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职场上你跳槽的时候,你的本科学历非常重要,而且简历上基本只会展示你的学校,没人在乎你的专业。
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行业的共识。学校越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越好,在平均几秒钟就看一份简历的当下,学校的知名度直接决定了你的简历能否被多看一眼。
同时,学校越好,知名度越高,学校整体的资源就会越好,只要你主动求上进,任何专业都不是问本质题。
例如,如果你的分数刚刚够清华北大,但是你心仪一个浙大或者复旦的一个全国第一的专业,选哪个?
除非你立志要在这个专业成为行业的专家,那么当然建议你选择专业全国第一的浙大或者复旦。否则,你进入清华或者北大,就是你个人的名片和标签,没有人会因为你的专业再去质疑你的能力。
分数中等偏下选专业
看到这里大家其实已经知道了,分数中等偏下,那么其实学校的知名度差别其实已经不大了。
你研究了半天,知道你的分数其实可以选择一个一本,但是专业差一点,也可以选择一个二本,但是专业更好,全国还能排上名次。其实不用纠结,你要知道,这个一本和二本,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可能根本都不了解也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去了解和研究,在别人看来这些学校都差不多。那么,对于你自己而言,既然已经失去了从学校的知名度给自己争取多看一眼的机会,最重要的就是从真正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入手,夯实自己所学的专业,弯道超车,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以此打动别人。
这个时候,专业的选择就特别重要了。你可能需要比那些分数更高的人有更多选择的人要更加提前的了解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以及现在每个专业都大概是学什么的。
我是怎么选志愿的?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学校发了几本填报志愿的书,从提前批次、一本、二本、三本到高职高专,书越来越厚,学校越来越多,专业也越来越多。
我把一本的那本书前前后后翻了几遍,里面每个学校的历年分数线、各专业的分数线都研究了几遍。根据先学校,后专业的原则,开始选:
首先,圈定我的分数适合的学校,分为三档:
第一档:更好的大学,但是分数线比较高,有可能考不上。那么第一志愿如果填报的话,有可能录取不了,第二志愿录满了不被录取,会有这样的风险;
第二档:比较稳的大学,至少从录取人数、往年分数线来看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学校;
第三档:保底的大学,这个选择范围就很广,但是选择的是相对更好的,知名度更好的,自己更想去的学校;
其次,每一档挑出2-3个学校,分析里面的专业,选择学校里面自己更感兴趣而且分数线更合适的专业。需要大概在网上查一查每个专业具体是干什么的。
最后,第一档里面的大学,基本上专业没得选,万一上了,专业大概率也是被调剂。在第二档里面找到了专业也比较合适的学校,最终也上了我自己选的第二档的学校。
其实,如果有个有经验的人当时能够指导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少费那么大的精力。没人指导只能自力更生,自己一步一步踩坑往前走。
最后,其实我想说的是:
高考后,人生刚刚开始,进入大学,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高考前拼智商,高考后更多拼情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其实塑造的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性格,我们需要在社会这条大海里更加自如的往前游,需要我们不断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不断地学习。
高考已过,又迎来了一年毕业季,看着又一届高中生即将开始大学生涯,看着那些大学生要离开校园迈入社会,我觉得感触良多。曾经几时,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走在学校的林荫小路上,与好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与同窗认真讨论着一个看起来很严肃的话题。那么活力四射,精力充沛的大学生活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又一次的洗涤和升华。
大一时,有的同学是高考的佼佼者,一入校便自带光环,但四年过后,却泯然众人矣;有的在学校对各种事情漠不关心,每天考虑的就是上完课赶紧回宿舍睡觉、玩游戏、追剧,要不然就是谈恋爱、找兼职、做代购,诸如此类。
有的则找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埋头钻研。四年时间竟然也弄得有模有样,小有成绩,毕业后也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有的还组了小团队开始创业。
有的热心于校园里的各种活动,通过活动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踏实地做了许多学生工作,从一个办公软件小白,蜕变为材料、稿子、PPT小能手,毕业后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者进入企业。他们因为之前学校的积累,迈入社会后,工作上手快,能力提高快,上升也快。
还有的埋头苦读,下定决心要继续钻研学术,毕业后也如愿以偿地进入自己喜欢的高校深造。
……
毕业后,就业渠道五花八门。职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想要找到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并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能够发展得很好,无一不与大学期间的点滴积累有关。
那些肯下功夫、乐于钻研的同学,依旧是工作中踏实肯干的能手。那些工作经验丰富、人际交往密切的同学,往往成为行业的翘楚。而那些对自己未来没有什么规划,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四年来做了什么的人,现在依然迷茫着。
工作几年后,接触的学生多了,慢慢就发现,造成很多人毕业后形成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愿不愿意付出,眼光够不够长远。
很多人都会觉得,到了大学,终于逃脱了高中的三点一线,告别了父母的唠叨与桎梏,终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了,于是,每一天就像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上课全看心情,对于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一概不参加,觉得浪费时间,对于学生职务也不感兴趣,觉得做学生干部好累,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当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干净以后,感觉自己非常轻松,时间宽裕,简直就像是生活在理想国都当中。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差距也一天天拉大。
大二,同宿舍不起眼的男同学高分通过了专业四级;班里风风火火的女生也拿了奖学金,评上了优秀团干,高分过了英语四六级。
大三,以前一起打球的同学已经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隔壁班的老乡也拿了国奖,入了党。看看自己,除了比大一时胖了十斤,除了每天睡眠充足,熟练掌握各种游戏技能外,好像一无所有。
大四,要找工作了,苦思冥想写简历的时候,才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工作经历,零。
志愿服务经历,零。
社会实践经历,零。
所获荣誉,零。
技能证书,总算有个大学英语四六级,可是好像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竞争力又在哪里?
拿着这样的简历,在一场又一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中铩羽而归。
此时此刻,真想再来一遍大学,可是,四年如梦,梦醒时分,早已晚矣。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大一时,你觉得做学生干部麻烦,参加志愿服务耽误时间,帮老师做事无聊,给部长写策划太难,等大四毕业时就会发现,你要应聘的企业需要你有学生干部经历、需要有志愿服务经历、需要有过硬的办公技能、需要有策划能力和交际能力,可是你一样都没有。
大一时,你雄心壮志,觉得自己不用怎么学习也可以通过考试。结果门门低空飘过,最后毕业时,拿着成绩单,算出来的绩点自己都不忍心看。看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每个都要求最起码得过一次奖学金,于是只能一次次地错过。
大一时,觉得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废话。辅导员每天都很啰嗦,干嘛总是组织这个活动组织那个活动,干嘛总是每天强调安全,强调学习,强调能力,干嘛总是一不来上课就打电话催,学习滑坡还要被叫来谈话,动不动还要约个饭聊个天,鼓励我们去参加这个参加那个,都快被烦死了。
可是毕业了,到了公司才发现,很少有人在乎你想什么,是不是做得对,有没有哪里不会,大部分人都只会默默地看着你出错,看着你被老板骂。这个时候才发现,当初在学校的时候,有人关心、有人唠叨、有人记挂是多么幸福的烦恼。
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那些你原来看不上的小事,可能在将来就成为绊住你前进的大事。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八成以上的专业其实不需要游戏本,轻薄本就够了吗?的相关内容。
在考上大学之后,不想家长都会给孩子配置笔记本。正常来讲,80%以上的 大学专业 选购一台普通性能的轻薄本完全够使用,不需要购买专业的 游戏本 !
每年的入学季,家长们除了提前给家里孩子准备日常用品、衣服被褥之外,选购什么价位、性能的手机、电脑更是令人 头痛 。尤其是对于电脑来讲,不少人对于硬件、CPU等方面的配置不太清楚,容易踩错坑。一般来讲,去商场购物时,导购会推荐女孩子购买新博本,而男孩子购买游戏本。似乎看上去游戏本使用起来效果更佳,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
首先在重量方面,游戏本不仅厚重,屏幕较大,拿起来非常不方便,相对来讲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轻薄本,小巧轻薄容易携带,更适合上课下课背着。其次在续航能力方面,轻薄本待机的时间比游戏本更长,能持续使用5个小时左右,而游戏本会频繁考虑寻找插座充电的问题,续航能力最长也仅仅能够支撑三个小时而已。同时在价格方面,游戏本的定价普遍较为昂贵,对于一般家庭来讲经济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最后就性能方面,对于游戏爱好者即使时选择轻薄本,也完全不影响使用!画面高清实用的,手感也比较流畅。即使需要运用到复杂的APP软件,比如画图建模、CAD、编程软件,轻薄本也能支撑完美运行。
所以综上所述,大多数大学生其实购买轻薄本完全足够日常使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专业可以去购买较为昂贵的游戏本呢?如果日后需要进行复杂的 视频剪辑 或者三维建模工程,游戏本相对来讲性能确实优于轻薄本,但是对于大学在校生来讲很少能够用得上。
以上就是博考网整理的大学四年成绩平平,以后能找到工作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博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www.380856.com大学机械类专业以后出来能找到哪些方面的工作? 方向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学校是一个二本学校,不过机械专业使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招生分数要重点线十分以上才有可能录取。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们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 剩下的三分之二中,三成进了工程机械,也就是造起重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工厂,三成进了汽车行业,也算是相关行业吧。剩下的40%就很分散了,有进机械零部件生产公司(待
211毕业能找到工作吗? 211工程是中国教育部启动的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被称为“211大学”通常指的是入选了该项目的高校。这些高校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上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然而,无论是211大学还是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个人实力、专业背景、就业市场需求等。以下是一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
大学生毕业后可以跨专业找工作吗? 大学生毕业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跨行就业是可行的,但也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1.找寻其他兴趣和技能:如果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并且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那么跨行就业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花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准备好学习和培养这些技能。 2.利用专业背景:如果专业背景在其他领域也有用的,那么可以考虑将专业背景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一个计算
被中山大学数学系录取很后悔,怕以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是真的吗? 早期 数学专业 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有点难。在计算机还不很发达的年代,数学专业毕业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就算是巅峰了。但是,现在数学专业已经不是一个冷门专业了,只要你懂得如何做好自己的事业规划,找一份体面且高收入的工作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最贵的程序员本科读的经常是数学专业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听说过俄罗斯的数学特别的发
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金融专业现在也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发展也非常的迅速,那么现在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从整体上看,金融行业一直都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大数据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能找到工作吗? 能的,成功率也高,大约99%。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简称人大,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10月5日,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发
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金融专业现在也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发展也非常的迅速,那么现在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金融专业好找工作吗从整体上看,金融行业一直都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大数据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学文秘专业怎么样,以后工作好找吗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主要有进入各行各业的公司从事商务行政工作;选择从事商务公关、策划等工作;进入服务类公司从事客户开发与管理等工作;进入高校教学或学术研究;报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机构;选择需要文秘专业背景的文字编辑或信息宣传的工作。 1、商务行政 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商务行政方向的工作,主要进入金融、计算机、农业。林业、房地产等领域的各类公司担任日常
2024-05-26 17:21:13
2024-01-30 11:40:27
2024-02-01 12:48:01
2024-04-11 02:37:18
2024-01-30 00:54:16
2024-05-01 11:34:29